English

单纯抓知识点使语文课走入误区

1998-08-05 来源:光明日报 包培淮 包西华 我有话说

所谓抓知识点,顾名思义,就是把知识点从整篇文章中抽取出来、孤立出来,让学生对这个点加以把握。真是匪夷所思!语文知识包括的内容,以前有的同志概括为字、词、句、篇、语、修、逻、文八个字。现在有的同志认为还应增加语音、标点等知识。不管语文知识包括哪些内容,我们只能在思想上将它们分解为一个个知识点,实际学习和运用中是根本不能分开的。字词句篇等本身不过是表达手段,在语文范围外,这些知识点有的可以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,如文字学、语言学、逻辑学等。在语文范围内,这些知识点就失去了独立性,它们只有和表达的内容一起、只有共同为表达内容服务时,才可以成为语文知识。换句话说,只有会用它们进行表达时,它们才能成为你手中的知识。一个语文教师应懂得,所有语文知识点及它们所表达的内容共同构成一个整体,这个有机整体才是教师指导学生认识掌握的对象。为了掌握一篇文章,暂时将某种表达手段独立出来进行适当的讲解是可以的,但是不能过分。过分到抓知识点的地步,问题就走向了反面。

抓出知识点来,编成填空、判断、选择等题,这就叫知识习题化。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,提高做题能力,实际就是应试能力,这几乎就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全景。这就是广大语文教师、广大学生深恶痛绝的题海战术。我们常常陷入钻牛角尖的悲哀境地,一边教着语文一边在想,这就叫语文吗?会做这类习题就是有了语文能力吗?除了考场,社会上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需要这种能力?八股文也许还能培养学生联辞成句的本领,这种习题能培养学生什么呢?到了这一地步,语文实际上不存在了。这些习题既不能培养高尚的人格,也不能培养真正的语文能力,它的唯一作用就是培养学生如何投机取巧。选择、判断等等,实际上就是语文教学中的赌博游戏。

抓知识点之所以独受青睐,是因为有两个强有力的支撑点支持着它。第一,这是最主要的,它能有效地适应高考的需要。现在,高考试题的模式已经固定下来,分基础知识、阅读理解、写作三大块。前两项基本上是些填空、选择等题,分值占三分之二。这类题据说是纯客观的题,评分时不受阅卷人员主观感情的影响,打分公平合理。因为答案都是确定好了的,阅卷人员只看学生是怎样选择、怎样填空的即可。高考是语文教学的绝对指挥棒,教师的一切努力都必须有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,也就是应试能力。

第二,学习语言知识的观点支持着抓知识点的做法。有一种观点认为,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语感而轻视语言理论,即使有只言片语的语言方面的议论,也是停留在自发的经验的形态,没有上升到完整的理论,因而语文课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。有人干脆说,语文就是语言。既然语文就是语言,就得让学生学习语言。现在的语文教材,语言知识日趋系统化,字词句篇,语修逻文,越讲越细,恐怕与这一观点有关。这些语言理论知识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真是那么必要、那么有益吗?实在值得怀疑。观千剑而后识器,操千曲而后知音,读万卷书而后能文。不读书而靠掌握干巴巴的几条理论,绝对提高不了语文能力。抓知识点的做法就是学习语言知识观点的具体运用。

抓知识点的实质是搞文道分离。新时期,语文教学的最大失误就是文道分离。学文章强调抓知识点,作文主张分项评分,试题要求扩大知识覆盖面,这都是文道分离的具体表现。如果说实用主义给语文课造成的危害还是外伤的话,那么,抓知识点则是致命的内伤,几年前,我们在一篇文章中曾说,语文教学的新的一页,应该从将读书时间还给学生开始。现在我们仍然坚信这一观点是正确的,语文课必须让学生读书,而不是做那些误人年华、有害身心健康的习题。

(作者单位:山东省蒙阴县教育督导室、山东省蒙阴县第二中学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